游戏垄断怎么玩
1、垄断,通常译为独占,是经济学术语,一般分为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其实垄断这一现象即使如今也很常见,尤其是身为玩家的我们,对垄断、独占这类词汇更加敏感。但是,究竟什么是游戏行业的垄断、为什么会存在、游戏垄断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是积极还是阻碍了游戏业的进步。
2、如果你也对这些简单但又有趣的问题颇感兴趣,那么就请带着问题继续向下看吧。我们平时所说的垄断,常常是以动词形式来表达某个组织运用权力或技术以获得利益,但这种定义方式却和经济学中的垄断定义大相径庭。
3、西方经济学中的垄断通常是指市场所处于的某种状态,是一个彻底的名词,描述一种经济的状态。让我们把目光放回游戏产业上。在这一行业中,特别是硬件,基本符合垄断竞争的定义,即任天堂,索尼,微软,的垄断及相互之间的竞争。
4、被称为“御三家”的三大厂商生产的都是游戏主机,却又有巨大差别:老任注重创新,擅长独占大作,微软发展网络/会员,通过制作规格不同的游戏平台,以硬件的独特性质加上一系列软件的护航,以求得消费者的青睐和市场份额的扩大,最终达到排挤对手和垄断市场的目的。尽管如此,三大厂商同时也在不断学习和加入其他主机的特殊性能以求减小彼此之间的差距,简单举例来说:索尼“抄袭”老任的6轴,老任学微软发展虚拟网络,微软则再三强调自己的理论画面机能不亚于索尼的实机画面。
5、这种情况的出现,正说明了垄断竞争市场中竞争性的存在,没有哪个巨头愿意看见玩家白白地被其他主机的特性所吸引,于是挖空心思甚至不择手段地模仿他人,比起遭受其他主机的粉丝的不齿和唾骂,能够搜刮到更多普通消费者袋中的银子才是市场竞争的不二法则,更何况即使你不得罪其他主机的用户群,他们也不见得会来购买你的主机。毕竟全机种制霸的玩家还是少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好好体验一款主机已实属难得。
游戏垄断怎么玩
1、游戏市场上的资源并不是指生产主机的原材料,更多是比喻游戏软件这种独特的软资源。说到这想必很多玩家已经懂了,游戏软件这种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一家厂商不想把这些资源统统收到自己旗下,微软的砸钱策略,的“一切为了玩家”,老任百年不变的独占以及对各种独立游戏抛出的橄榄枝都证明了这一点。
2、而在这众多的资源当中,游戏大作——或者说3大作则如同珍贵的稀缺资源,三大厂商为了他们的归属往往争得头破血流,天价的买断费让人听得心惊肉跳,比如、等等,谁都知道,这些大作意味着什么。拿到这些独占大作的一方可以高呼胜利狂欢庆功,在各种展会上腰杆挺直;被挖墙角者即使自己不摇头叹气,也会有众多媒体来伤口撒盐冷嘲热讽。
3、但当越来越多的大作开始多平台策略,使得各个垄断平台的差异性逐渐缩小,而且这种日趋缩小所造成的杀伤力远远大于前文中提及过的硬件差异趋同。为了防止同质化的出现,三大巨头开始自己发掘资源,把一些有前途的小工作室纷纷召集麾下,牢牢控制住这些原材料,打一副与众不同的、不会流到人家手里的王牌。除此之外,独家厂商生产某种产品的专利权也是导致垄断产生的原因之一,最好的例子莫过于老任的手柄,只是专利、创意这种非物质的东西往往不能保持长久盈利,六轴就是最好的说明。
4、更何况即使不能无偿使用,我出钱总可以了吧。花1.5亿美金买个震动技术专利是贵了点,可是既打破了微软一方的震动垄断,又能讨好索尼粉丝一方的欢心,实属一举两得。万物皆有正反面。
5、垄断的市场特征在时代可以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任天堂不仅可以控制自家主机的出货数量,更是控制了其他厂商的软件出货质量及数量,在经济学中称之为过剩的生产力,即垄断厂商没有将生产能力发挥到生产规模的最低平均生产成本点,使得社会资源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造成了消费者不能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游戏商品,只能任凭任天堂定价,形成了隐形的社会福利损失。而任天堂之所以敢这么做,就在于缺少市场竞争对手,可以随意定价及定产量,甚至包括其他厂商的软件产量,不必通过最大生产数量同样可以攫取到最大利润。放眼今天,我们游戏消费者在不少方面仍然在为游戏界的垄断买单。